奋楫扬帆促发展丨昭苏:繁育改良推进马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马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力推进,有着各族群众有养马、育马的历史传统,群众基础良好等优势的昭苏县,积极打造全国马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立马良种繁育体系,在马匹繁育和改良上迭代升级,提升伊犁马品质,助推昭苏县马产业高质量发展。
昭苏县以伊犁种马场和昭苏马场两个国有马核心育种场为中心,坚持产学研合作,实施良种马繁育工程,采取“种畜场+合作社+养马大户+马业社会经营组织”模式,常态化开展马疫病检测和马属动物健康检查,形成伊犁马品种改良合力。目前,育种核心马群达1400匹。
伊犁种马场是我国重要的马匹繁育基地,承担着培育和改良马匹的重任。目前,各类型育种核心群共有孕马5000余匹,其中南山配种站有近500匹妊娠母马在集中饲养待产。这些妊娠母马于今年5月至7月进行了人工授精配种,母马定胎后,经过近一年的精心饲养,将于明年4月至7月开始陆续开始产驹。
“今年,我们配种站共为209匹母马配种。其中,为本场的104匹妊娠母马成功定胎,为周边农牧民的87匹母马成功定胎。定胎率达到总数量的93%以上。”伊犁种马场南山配种站技术员恩克博力德说,目前,南山配种站的配种工作已结束。工作人员正在为今年上半年出生的马驹进行烙号,埋植马匹芯片和加强母马群的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伊犁马的选种、育种与系谱登记等信息方面的工作,从而有效保障伊犁马马种品质不断提升。
良好的品质是做大做强马产业的基础,而抓好伊犁马的良种繁育更是提升马品质的重中之重。2011年,伊犁种马场建立的伊犁马研究繁育中心,通过生产马细管精液、开展马匹人工授精技术,不断提高马匹改良繁育科技水平。目前,伊犁马研究繁育中心已成为伊犁马品种改良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增强了马匹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推广,为农牧民致富增收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
伊犁马具有体格魁伟、抗病力强、耐粗放,适应性强,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稳定等优良特征。
据悉,今年,昭苏县开设马人工授精站44座,组群母马8338匹,完成马人工授精8075匹,定胎母马7315匹,选种选配3.58万匹。自2020年累计实施马人工授精2.5万匹、选种选配11.98万匹。
在马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昭苏县注重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共同开展马产业的科研创新工作,致力于改良马种、提高马匹品质、提升马产品的附加值。
昭苏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高级兽医师马玉辉说:“昭苏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也积极联合疆内外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马良种繁育技术科技攻关,为伊犁马出疆,做大做强伊犁马品牌,着力提升伊犁马品质,提高伊犁马的市场占有率,提供了智力支撑,也有效地推动了伊犁马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来源:昭苏县融媒体中心 杨悦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