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 昭苏特色产业走出创新发展之路
大地回春农事忙,种苗培育正当时。在新疆昭苏县广袤的土地上,农业科技悄然革新着传统生产模式。当地借助智能温室育苗、组培技术研发以及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构建起一条覆盖中草药到特色水果的现代化种植产业链。这一举措不仅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更凭借科技力量攻克种苗领域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这座边疆小城,正书写着科技与农业共生的创新答卷。
近年来,昭苏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在江苏泰州援疆工作组以及援疆产业引导资金的支持下,以中草药育苗为核心,积极构建 “科研育种 — 标准化种植 — 全产业链开发” 发展体系,持续强化科技赋能,推动现代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高效化迈进,为乡村振兴筑牢产业根基。
4月13日,记者走进园区的苗种繁育中心看到,自动卷帘机、智能喷淋系统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整齐的苗床上绿意盎然。在不远处的炼苗棚中,村民陈桂风和工友们正熟练地分拣着雪菊幼苗。这些经过 “科技加持” 的种苗将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发往全国种植基地。同时,这里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
昭苏县加尔买里村村民陈桂风笑着分享道:“到了冬季,农活就少了,正好能来这接着干。在这里打工收入稳定,一个月能挣到3000 到 4000 元的收入。夏天按天算,一天 150 元,冬天一天 100 元,算下来每个月都有几千元进账。我们一块儿来的有 5、6 个人,都打算长期在这儿干下去,而且这里的工作强度不大,每天都有事儿做,能在家门口有这样的工作机会,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
随着科技兴农的持续推进,昭苏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大力升级基础设施,加快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持续构建起 “育苗 — 炼苗 — 组培实验” 的全链条产业体系。围绕 “科技化育苗 + 标准化种植” 发展模式,年培育紫草、蓝莓等种苗超千万株,帮助农户亩均增收 30% 以上,更好地擦亮了 “昭苏种苗” 特色农业品牌。
昭苏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干部杨小彬介绍:“目前我们在 4 座智能温室棚中采取了育苗、炼苗,同时也把高科技的组培实验同步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全部都实现了自动化控制。通过这种科技化的方式方法,把炼出来的合格、高质量的苗,再向广大中草药种植户提供,助力他们在中草药种植过程中增收致富,打造我们科技园区的品牌。”
昭苏牧歌科技公司作为本土企业,积极在育苗工作中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强化科研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与疆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机制,构建 “品种选育 — 技术研发 — 成果转化” 全链条创新体系。在该公司的组培实验室里,新疆紫草、蓝莓、金莲花、射干等十余种特色作物的组培苗正在无菌环境中茁壮生长,旨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及种苗产业经济效益。
昭苏县牧歌科技公司负责人张广智介绍道:“目前,我们与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疆农科院都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就拿今年来说,重点开展了新疆紫草和蓝莓的组织培育工作,经过不懈努力,相关培育项目已成功取得阶段性成果。此外,在中草药育苗领域,我们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现已开发出 10 多个品种,这些品种大多源自新疆本土原生植物,比如新疆紫草、新疆新塔花以及神香草等,都是极具地域特色的品种 。”
针对昭苏亚高原特殊地理气候条件,该公司聚焦本土适生品种筛选与改良,系统开展种苗引进、驯化及产业化应用研究。目前,已建立蓝莓良种繁育体系,成功引进并培养成功 “H5”“F6” 等优质蓝莓品种。通过组织培养、无菌育苗、驯化及试种等标准化技术流程,突破高原地区蓝莓规模化种植技术瓶颈,形成从实验室组培到田间规模化种植的完整技术链条,为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种苗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广智满怀信心地说道:“当下,我们在昭苏搭建起约两亩地规模的示范棚。别看这棚占地不大,作用可不小,今年棚里的作物已陆续开始挂果,预计到明年就能迎来大丰收。就目前市场行情预估,单个棚子创造的经济效益保守估计不会低于十万元。一旦成功实现量产,那意义可就大了,这将彻底改写昭苏本地无自主产出水果的历史。对此,我们团队上下干劲十足,信心满满!”
示范棚的成功意义非凡,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显著突破,更标志着昭苏特色水果种植从 “技术验证” 成功迈向“产业化推广” 的关键阶段。依托前期精心构建的标准化育苗体系以及产学研合作网络,公司成功将蓝莓种植技术转化为可广泛复制的“高原蔬果培育模式”,同时,大力推动金莲花、紫草等药用植物种苗的规模化繁育工作。这种“示范先行 — 技术输出 — 辐射带动”的创新发展路径,有效破解了本地特色农产品长期以来面临的 “引种难、量产难” 瓶颈问题。通过种苗产业强大的集聚效应,逐步形成了 “培育一方种苗、带动多地增收” 的良好局面,社会效益十分突出。
“我们培育的苗子,预计产值能达到 500 万左右,但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就拿金莲花的苗子来说,主要销往武汉制药厂,市场需求旺盛。现在,不光是本地,包括阿勒泰等许多地方的客户都纷纷向我们订购苗子。我们致力于将苗子培育工作做到极致,这对当地种植大户而言,无疑能创造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助力大家共同致富 。”张广智说。
昭苏县依托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农业转型,通过产学研融合,让中草药育苗突破当地气候限制,高原蓝莓成功种植。当地 “昭苏种苗” 已形成研发、培育、推广完整链条,既拓宽农民家门口的致富路,也为县域经济注入绿色动能。随着科技赋能加深,当地正绘就科技兴农与生态富民结合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昭苏县融媒体中心 郜玉文 杨悦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