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春雪消融处 架起警民“连心桥”

文章来源: 昭苏零距离 发布时间: 2025-03-21 18:59 浏览量:
【字体: 打印本文

随着春天的来临,昭苏河谷积雪悄然消融,在这片广袤的原野上,骑马的牧民陆续抵达昭苏县边境管理大队哈什牙尔边境派出所“苏吾克托海”中心警务室,他们是专程办理户籍业务的“特殊访客”。自2024年底,派出所创新工作方法,将户籍室前置至警务室,将“服务窗口”与牧民毡房之间的距离缩短至零,展现出一幅民族团结的生动图景。


户籍服务进毡房零距离架起连心桥

清晨,阳光洒在苏吾克托海村“云端草原”牧场,哈萨克族牧民阿依古丽·吐尔逊来到警务室,更换了多年破损的户口簿。她开心地展示新户口簿,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现在办身份证、迁户口,真是太方便了!”


该地区平均海拔1900米,牧民们传统的生活曾让户籍办理成为难题。哈什牙尔边境派出所所长多斯努尔·俄罗斯阿洪介绍道:“过去牧民办理新生儿落户需要往返60公里,耗时一天,交通成本超过50元。如今,我们创新推出‘户籍室前置到警务室’改革,服务窗口直接进驻牧民家门口,解决了偏远地区群众办事难题,拉近了与牧民之间的感情。”


一天的时间内,民警谢勇为27户牧民更换了新的户口簿,他说:“警务室办理户籍给群众带来了方便,我们也感到小有成就。”经过“口口相传”,苏吾克托海片区1000多户牧民,已有三分之一前来警务室办理户籍业务。


智慧警务润民心民生服务谱新篇

在“苏吾克托海”中心警务室,民警的手机中都安装了“伊犁警民通”软件,能即时解读政策文件;同时,他们创作了《户籍业务办理顺口溜》,巧妙融入哈萨克族谚语,便于牧民传唱。


民警将户籍业务与民生服务紧密结合,关注细节,传递真情:办理暂住登记时推荐就业岗位,调解邻里纠纷时邀请乡贤共商,在牧民放牧的间隙开展“微型课堂”,普及防诈骗知识和边防法规。


“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多斯努尔·俄罗斯阿洪说。派出所建立了“民情日记”,记录着困难群众的需求:从为孤寡老人代购物资,到协助牧民申请补贴,解决交通难题……这些看似琐碎的付出,却在一次次“雪中送炭”中累积起深厚的信任。


石榴花开映边疆警民同心筑家园

在哈什牙尔边境派出所辖区,几乎每户牧民家中都能找到“警民联系卡”。卡片上印有民警照片、电话和二维码,背面用哈萨克语写着承诺:“有困难随时找我们!”


在“苏吾克托海”中心警务室,墙上挂满了各族群众送来的锦旗,其中一幅绣着石榴花的织锦格外引人注目,上书“民族团结一家亲,警务服务暖民心”。


70岁的哈萨克族老党员巴依波生·叶尔波利感慨道:“‘草原上的牛羊认草料,百姓更认人心’,看到民警顶风冒雪为我们服务,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这种深厚的情谊,在伊犁河谷的广袤大地上不断生长。


截至今年,该警务室已办理户籍业务550件,群众满意度达到99%,并收到12封感谢信。在这片春风渐暖的土地上,“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承诺,正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边疆注脚。

来源:昭苏县边境管理大队 陈春平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