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丨昭苏:文化惠民让百姓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惠民工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工程。近年来,昭苏县文化惠民事业蓬勃发展,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健全,各类优质文化节目层出不穷,形式多样的文化下基层、进农村活动精彩纷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让各族群众尽享丰硕文化成果。
4月9日,记者在昭苏县昭苏镇工矿路社区综合文化站采访时看到,社区文艺小分队正在为“百日文化广场”活动排练舞蹈。基层文化站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随着昭苏镇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完善,工矿路社区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文化站的功能布局,并组建民族舞、马头琴演奏等文娱团体,不断满足基层群众个性化文化需求。
昭苏县昭苏镇工矿路社区居民巴依布勒·巴吐托斯就经常来到服务站参加文艺活动,他说:“大家一起载歌载舞,聊家乡的变化,同时把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表演给更多的人看,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祖国也越来越富强,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们特别开心。”
随着昭苏县各项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昭苏镇各个文化站形成“天天有排练、月月有演出”的良好局面,不仅展现了辖区居民良好的精神面貌,提升了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还让各族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昭苏县昭苏镇文化站站长叶尔江·比拉力说:“我们通过‘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系列活动,将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科普教学等融入百姓生活,不断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目前我们正在打造自治区级的‘文化大院’,让周边各族群众能够参与进来,我们也会持续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精神文化服务,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各项工作中,昭苏县文化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践行“文化为民”宗旨,立足于昭苏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化文化惠民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把文化艺术精品及时送到基层,让各族群众享受更多文化事业发展的成果。
“昭苏县文化馆力求讲好昭苏故事,2022年以来组织各族干部群众演出1000场次以上。截至目前,共申报了199名非遗传承人,打造了一批展现百姓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讴歌伟大时代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了乡村文化建设,提振了乡村文化自信。”昭苏县文化馆馆长童格说道。
如今,“牧歌昭苏·天马故乡”处处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各族百姓正在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携手共建美丽家园。
来源:昭苏县融媒体中心 余碧江、李仁连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