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县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民族乡概况
一、地理位置
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民族乡位于昭苏县人民政府西南方,距县城91公里,南部以天山主峰为界,与南疆温宿县隔山相望,北邻特克斯河,东与夏特乡接壤,西部到木扎尔特河。
二、沿革、区划
1954年3月3日,昭苏县第一届人民大会开幕后不久,为了宏扬“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号召的精神,建立了“卡音德喀苏牧业大队”,并阿布力,杰克山布,阿萨吾别克,巴合托尔阿孜,可林别克,阿勒玛很,波坦拜,多达,哈利等八个人在“俄德尔斯布拉克”“哈夏特”“木赫尔莫登”等山区开始了游牧生活。1957年牧民们在当地开始修建土木结构、木头结构的房屋,建立了对山,阿依塔很为首的12户定居的“卡音德喀苏牧业村”,马木尔汗被任命为第一任村长。1959年隶属四公社管理,并改名为“蒙古村”,阔拉(俄罗斯族)被任命为村长,1978年开始大规模定居牧民,并取“故土新归”之意,“蒙古村”改称为“天山牧场”。夏格加任党委书记,哈布力担任乡长。1984年成立昭苏县胡松图喀尔逊蒙古族乡。2000年9月天山牧场与昭苏县胡松图喀尔逊蒙古族乡合并,下辖八个村即木扎尔特村、托孙托力哈村、喀塔尔托别村、喀拉苏村、喀拉布拉克村、喀拉克米尔村;两个牧业村,即阔斯托别村、阿克塔斯村。
三、民族
全乡面积1027.4平方公里,由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回族、维吾尔族等12个民族组成。
四、地理环境
全乡边境线长达29.1公里,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长、南北窄,昭波国防公路穿境而过。属于大陆性温带山区半干旱半湿润冷凉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冬长夏短,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春秋湿润、寒冷、多雾,盛夏多雷、多雨、多冰雹。年平均温度2.9℃,年极端最高温度33.5℃,最低温度-32℃。全年无霜期平均为98天。年均降雨量达511.8毫米,为全疆之冠。
五、资源物产
1.土地资源。全乡拥有耕地6.8万亩,四季草场48万亩(山区草场39.7万亩,占草场总量的82%);
2.矿业资源。胡松图哈尔逊乡以平地、丘陵地貌为主,自然坡降平均在1/80—1/50。较为平坦,耕地连片集中。工程地质上部以粘土为主,下部以砂岩、砾岩为主。
3.水利资源。境内属木扎尔特河水系水系,有木扎尔特河、黑水河等2条河流
4.动植物资源。2019年全乡种植小麦43198亩,油菜21094亩,大豆338亩。截至目前,牛存栏7526头,羊存栏24659只,猪存栏312头。固定免疫栏2个,流动免疫栏4个,开设3座配种站(流动配种站2座,固定配种站1座)。
5.旅游资源。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民族乡自然旅游资源类型以地方景观类和水域风光较为突出,蜿蜒曲折的山间牧道,宽阔流淌的木扎尔特河,景色奇特的桦树林,广袤的草场,绿草如茵,肥壮的牛羊、驰骋的骏马,漫山遍野,更有令人神秘向往的高原湖泊努哈努尔“绿湖”,距我乡35公里,海拔3700百米,面积为长6平方公里,绿波如镜,远看如绿玉一般,湖边座座毡房如珍珠散落在绿玉之上,每到清晨、傍晚,绿湖云遮雾绕,仿似仙境。
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民族乡-----璀璨夺目的高原明珠昭苏县最具有西域边陲草原文化和高原水域特色风光俱佳的人间宝地!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